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宋代陆游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送别   规劝  

注释

行在,帝王驻跸之地,临安也。北扉,宋时学士居所近宫掖,其地在浴堂之南,便於应召也。所谓“持橐”者,代指人为帝王近侍也。

东阁:指丞相府,时秦桧任丞相。

北扉:指学士院。

持橐:即“持橐簪笔”,指近臣在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或有所记事,故持袋备笔。《汉书·赵充国传》曰:(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武皇帝数十年。

鉴赏

此诗作于升之宫学秩满之时,在绍兴二十一、二年间,时陆游居山阴。

钱仲联详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陆游从兄陆升之也。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其人阿附秦桧,谄事桧党两浙转运使兼临安知府曹泳。泳为政凶酷,缙绅畏之如鬼蜮。时升之为右通直郎,与右承务郎李孟坚亲善。孟坚之父光私撰国史,语涉朝政,或多讪谤褒贬。孟坚以秘事告之,升之发之以告泳,泳检举於朝,光故得罪。後桧死,泳被贬窜新州,升之坐为秦党亦被黜。“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一句,深有规劝之意。

此诗直白无碍,意思不必过多解释,仲高时往投丞相秦桧门下,故陆游在此诗中予以规儆。“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道义是不分古今的,但凡稍有智识、操守的人都应遵守,然而功名却很难说了。当逢有道之世,求取功名而不悖于道义,或说功名与道义体现为一致性时,自当努力追取。这正是儒家传统的积极用世思想。历数中国古代士人,但凡事业有成者莫不类此,国旺家兴,名垂后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统实现。但这样的世道,泱泱中华、上下五千载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多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遭逢乱世,帝王昏聩、奸佞当道,功名与道义则体现为对立的关系,这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则是一种常态。士人往往有两类选择:一是舍道义而就功名。陆仲高年轻时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绍兴二十年(1150),陆仲高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之后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仲高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显然这样的一种选择很为时人所不耻,陆游在此诗中也正是劝他不如请求退职。另一种选择是坚决维护道义,至少是维护心中的道义原则。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44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别诗三首 / 与苏武

两汉佚名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别情    送别   

慈姥矶诗

南北朝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写景    别情    送别   

送储邕之武昌

唐代李白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离别    送别    友人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