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推荐
古诗
作者
名句
梁甫行
魏晋
: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 一作: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下载古诗
完善
赏析
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剧哉边海民”的衬托。各地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最艰难困顿的要数“边海民”了。“寄身”三句,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踉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这两句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人想见逃民们的伤心落泪,而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敞,村落萧索的更广阔的社会图画;也扩大了全诗的境界,前三句是诗人眼中的情景,这两句是诗中人心里的想像。有此一笔,使短短的八句诗多了一层波折,添了一组形象,是以少驭多的佳构。可惜这一点历来被人忽略,以为这两句也是状“边海民”惨苦生活的,与前三句配合,写住处的荒凉;试想,已与禽兽混迹的“边海民”对“狐兔翔我宇”又何居叹哉。结果使诗的内容和形象顿然减色,因而对这首诗并不是写“边海民”,而是写逃到“边海”之“民”的,也就未能理解。曾在《谏伐辽东表》中劝“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至此又以他的诗歌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建安诗人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题材极少,因而这首诗就更为宝贵。
译文及注释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异气:气候不同。殊:不同。剧:艰苦。寄身:生活。草野:野外、原野。妻子:妻子和儿女。象:像。行止:行动的踪迹。林阻:山林险阻之地。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萧条:冷清。翔:悠闲自在地行走。宇:房屋。
► 0篇诗文
完善
猜您喜欢
热门古诗
《摸鱼儿 芡》-厉鹗
《祭亡妻程氏文》-苏洵
《山坡羊·一头犁牛半块田》-张养浩
《七绝·炮打司令部》-毛泽东
《自曹南至阳翟追怀江上旧游呈叔弟》-吕本中
《顺治归山诗》-爱新觉罗·福临
《残花》-李清照
《题画》-袁枚
《咏菊》-朱元璋
《偶步》-袁枚
《发长安堰》-叶绍翁
《游落星寺》-王守仁
《生日》-晏殊
《江楼晚望》-杜牧
《赠湖南博物馆》-老舍
《静夜思》-李白
《咏牡丹》-俞大猷
《水调歌头(和南剑薛倅)》-曾觌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辛弃疾
《七律·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