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西简郑明府

唐代李白

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


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写景   抒情   写人   季节  

译文

天宫水西寺雄伟壮观,云锦般照亮泾县东城。

清澈的急流蜿蜒回响,飞天楼阁下绿水环绕。

白天凉风拂面,悠然潇洒;我时不时坐下休息感觉一下这清幽的味道。

五月天了,这里还可以穿貂皮裘衣;就像秋天一样,霜气袭人。

石萝藤延引古老的枝蔓,岸边竹丛抽出了新竹杆,一派生气勃勃景象。

看到这好山好水,不禁诗意大兴,又想起你的佳作。

郑公你具有诗人秀丽的气质,诗文飘逸音韵宏亮,如霜天一样寥廓。

什么时候咱们一起再来此一游,以兑现我点化你成仙的承诺?

赏析

李白诗中云:“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何当一来游,幽客时憩泊”,描写了这一山寺佳境。杜牧将此佳境凝炼为“古木回岩楼阁风”,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点:横跨两山的建筑,用阁道相连,四周皆是苍翠的古树、绿竹,凌空的楼阁之中,山风习习。多么美妙的风光!

何当一来游这首诗《游水西简郑明府》的全诗解释是:李白一生坎坷蹭蹬,长期浪迹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时不但与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绪也有些相似。李白身临佳境曰“幽客时憩泊”;杜牧面对胜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消释在可以令人忘忧的美景之中。三、四句合起来,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蒙蒙的雨雾中,山花盛开,红白相间,幽香扑鼻;似醉若醒的诗人,漫步在这一带有浓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显得多么陶然自得。

约天宝十四载(755)游泾县(今安徽泾县)时作。水西,即首句所称“天宫水西寺”,在泾县西五里之水西山中,本名凌岩寺,南齐永平元年淳于棼舍宅建。郑明府,似即《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中所称之溧阳县令郑晏。诗写水西清景,有“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之句,并邀郑来同游。

诗中人物与地名:

郑晏:约天宝十五载(756)在溧阳(今属江苏省)县令任。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云:“邑宰荥阳郑公,名宴,家康成之学,世子产之才,琴清心闲,百里大化。”此碑作于天宝十五载。又《戏赠郑溧阳》诗,亦当为同年之作,“郑溧阳”即溧阳县令郑晏。又《游水西简郑明府》诗,约天宝十四载(755)作于泾县(今属安徽省),“郑明府”亦当指溧阳县令郑晏。又《春日独坐寄郑明府》诗,“郑明府”亦指郑晏,诗约作于天宝十四载(755)。

天宫水西寺:寺名,在今安徽泾县城西五里水西山,为山中三大古寺之首寺,原名凌岩寺,建于南齐。唐肃宗上元元年改名天宫水西寺。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有“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

水西:即水西山,其山有水西寺。在今安徽泾县西五里。李白《别山僧》有“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另有《游水西简郑明府》。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6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临高台

两汉佚名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写景    乐府    豪迈    登高    抒怀   

怨词

两汉王昭君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写景    写人    伤怀    闺怨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魏晋陶渊明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写景    抒情    向往    隐居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