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沙溪驿

明代刘基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


西风吹客上马去,夕阳满川红叶明。

写景   秋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沙溪河水弯弯曲曲环绕这小小郡城。秋蝉的叫声伴随着车轮声。

西风吹刮着客人上马离去,夕阳余晖照得满川的红叶火样明。

注释

沙溪驿:故址在上饶县旭日镇东去50里的沙溪镇。该镇因水陆交通方便,又地处上饶、玉山、广丰三县交界处,历为上饶县东要塞,所以旧时驿站多设于此。

郡城:指沙溪镇。郡:古代行政区划名。

嘶:嘶噪,指蝉鸣。亦作嘶噪。

吹客:送客。

明:色泽鲜明。

创作背景

赏析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这两句描绘的是地处水路交通要冲的沙溪江一带景致。上句写出沙溪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一“绕”字用得很别致,仿佛使人看到斗折蛇形的沙溪之水,环绕着郡城,在潺潺流淌。下句抓住一个典型性的细节,渲染出安静寂寂的意境。“老蝉”二字用得很有情趣。时值初秋,经过整个夏天的鸣噪,此时的蝉声已嘶哑了,但老蝉仍然挣扎地鸣叫着。这时的蝉鸣之声,似与那车轮声并无二致,互相伴随,节奏鲜明。此时的蝉声最令人伤感,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说:“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宋代柳永《雨霖铃》说“寒蝉凄切”,都表现出一种哀怨之情,而诗人却不用此说,表明了诗人有着一种乐观的情绪。

“西风吹客上马去,夕照满川红叶明。”这两句点出时令,将自己融进图画中。上句写诗人在深秋的夕阳返照下而匆匆赶路。“西风”二字点染了秋意的苍凉,“上马”二字写出诗人无暇停留观赏,而要乘着夕阳前行。这句的景物与马致远《秋思》中的诗那样的沉郁衰飒,而是在轻快中流露出豪放洒脱之气。下句写诗人所见的沙溪驿的秋山晚景,在黄昏时分,夕照之下,晚霞与松林相映,沙溪与群山共色,绚烂灿然,别开生面,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而诗人无暇来欣赏,尽管天色已晚,还要匆匆赶路。

这首诗的特色是“写秋景而不作悲秋语,格调明朗,情调高昂。”全诗以写景为主,动静结合非常自然,前两句的涧水绕郡,老蝉鸣叫,一静一动;后两句,夕阳满川,征人远去,又是一静一动,在静中勾画出驿站优美的环境,在动中赋予驿站以欣欣的生意,把沙头驿写得色彩艳丽,十分美妙。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17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临高台

两汉佚名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写景    乐府    豪迈    登高    抒怀   

怨词

两汉王昭君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写景    写人    伤怀    闺怨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魏晋陶渊明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写景    抒情    向往    隐居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