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的诗文全集共收录1首

岳王坟

明代唐顺之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奉天殿庆成侍宴

明代唐顺之

飨帝在仁人,郊雍景命新。方看受厘日,即是赐晡辰。


警跸諠黄道,衣冠集紫宸。宰夫称燕主,蕃国备王宾。


鹓鹭千班序,鱼龙百伎陈。钧天初听乐,玉食共分珍。


礼厚过三爵,恩均洽四邻。小臣叨醉饱,拜舞祝千春。

日本刀歌

明代唐顺之

有客赠我日本刀,鱼须作靶青丝绠。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荇。


怅然提刀起四顾,白日高高天囧囧。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闻道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日淘月炼火气尽,一片凝冰斗清冷。


持此月中斫桂树,顾兔应知避光景。倭夷涂刀用人血,至今斑点谁能整。


精灵长与刀相随,清宵恍见夷鬼影。迩来鞑靼颇骄黠,昨夜三关又闻警。


谁能将此向龙沙,奔腾一斩单于颈。古来神物用有时,且向囊中试韬颖。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

明代唐顺之

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绾鱼惭分薄,解剑感交深。


目送三河使,身分十亩吟。从兹一相失,长叹隔飞沉。

有司查脚色二首 其二

明代唐顺之

逃名最喜称无姓,抱病还应厌有身。说着宦游如一梦,不知犹是籍中人。

赠张赣州致仕还吴次达夫韵

明代唐顺之

田园旧在海东头,海上新归张翰舟。种菊不辞三径晚,采莼将及五湖秋。


人情历尽惟看奕,世事忘来独好楼。剩有著书心尚在,知君原不为穷愁。

赠都督万鹿园二首次思节韵

明代唐顺之

寒宵清啸杂征鼙,抚剑刘琨本善诗。


开幕待降收死力,隔江遣谍刻还期。


功须因败番成巧,算恰当机不见奇。


长子帅师今在尔,道傍筑室莫轻为。

信陵君救赵论

明代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雪诗和苏韵十首 其二

明代唐顺之

大地文章散缟纤,小堂风物倍清严。洒来竹里迷人径,积向岩前讶虎盐。


但使晓寒欺短褐,独宜久影泛虚檐。琼花柳絮皆无用,谁拟新词一斗尖。

咏俞虚江参将四首 其三

明代唐顺之

昔破交夷尚少年,秘经曾自白猿传。一军尽署沧溟里,百战常居士卒先。


龙为求群窥剑匣,蜃因吐气护楼船。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