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文全集共收录1首

观书有感 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image.png

哲理   小学古诗   写水   读书   五年级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三

宋代朱熹

天理生生本不穷,要从知觉验流通。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

偶题三首

宋代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生活   闲适   道理   做人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image.png

游烂柯山

宋代朱熹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


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百丈山记

宋代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写景   山水   游记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image.png

劝学诗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励志   惜时   读书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宋代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忧虑   怀友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宋代朱熹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抒情   写人   友谊   赠答   喜悦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