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的诗文全集共收录1首

鹊桥仙 为邱梅边赋

元代李孝光

山蟠屋上,水蟠屋下,个里花香竹秀。天翁老去更多情,遣青女、幻无为有。天根老石,云根老树,谁解逡巡挥就。只应炼石补天时,□留取

思乡   抒怀   吊古伤今  

大龙湫记

元代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

元代李孝光

三千驿路上滩船,九品医官半百年。药市得钱添月俸,杏林收谷当公田。


北书渐觉江鸿远,南食初尝海鳄鲜。不用越巫驱瘴疠,家家传取卫生篇。

箫台八景 其一 云门福地

元代李孝光

古帝南巡事已非,土阶茅屋尚依依。夜深月底吹箫去,度得云门一曲归。

牡丹

元代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蹋翠裀。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废天公万斛春。

送姚子章庆元帅府掾

元代李孝光

东方幕府才华盛,值世承平息虎貔。陈琳何烦工草檄,退之莫倚爱题诗。


海静蛟龙怕钟鼓,天清蛮蜑识旌旗。前日元戎为饮酒,深衣宽博锦绅垂。

游雁荡

元代李孝光

盘盘古荡倚苍穹,势压坤舆距海东。异境从真三岛外,群山呈技五云中。


玲珑胜插连星斗,杳渺神鳌戴华嵩。香雾千屏金沆瀣,煖霞万簇锦芙蓉。


峰亭玉女螺鬟亸,瀑泻冰帘雨气浓。怪底双鸾翔彩凤,崭然绝壁挂苍龙。


展旗轻飏神僧洞,天柱相高玉笋丛。偃盖紫芝当锦帐,挺标卓笔对天聪。


北瞻瑞鹿晴岚薄,西溯飞泉紫翠重。钜宦来观留好句,名才远访畅幽悰。


跻攀适带琴尊并,啸览纷陪杖履同。倦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冰盘甘脆传林果,芳饤新柔荐晚菘。远社飞杯深缱绻,赞房对榻重从容。


晃衣枫锦飘阶叶,吹佩松涛度曲风。悟趣只知玄圃近,探幽拟与虎溪通。


挂巾五老窥灵穴,脱屐常云濯剑锋。涵日影摇临水塔,破烟声度隔林钟。


千年纪载文光烂,数日盘桓目力穷。镌石题诗状难尽,遍图胜概贮诗筒。

松风阁

元代李孝光

谡谡长松作人语,开门出听又千回。海潮欲上寒江动,瓦屋微鸣小雨来。


不用吹笙随燕婉,如聆广乐上蓬莱。往年曾向三茅听,饷我丹砂满玉杯。

清明郊行

元代李孝光

清明处处麦风斜,诗老得閒长在家。远树小村千瓦雪,不知落日上梨花。

君乘马送彭元亮

元代李孝光

君乘马兮余追于丘,君乘舟兮余望于沙。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


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


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